在训练馆是教练在生活中是小队员的妈妈


本文转自:今晚报

在训练馆是教练在生活中是小队员的妈妈
在训练馆是教练在生活中是小队员的妈妈

  张晓婷 陈丽怡

  现职: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排球班教练

  作为天津女排队史上的两位功勋球员,张晓婷和陈丽怡在球员时期都是天津女排阵中的绝对主力。二人虽然场上位置不同,但都为天津女排实现全运会三连冠以及斩获国内外其他多项大赛的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退役之后,陈丽怡和张晓婷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排球道路,她们先后进入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投身天津排球的青训体系,为天津女排的梯队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天津全运会结束后,张晓婷选择退役,并于2018年初正式进入市体校任教。“当时也有几所本市的大学联系到我,但自己从小练习排球,不想离开排球,所以就毅然决然选择来到市体校排球班执教。”

  张晓婷说,“转型教练初期,自己对训练业务适应得还比较快。不过面对一群只有10岁出头的小孩子,在队员的管理方面犯了难,特别是日常生活方面,当时也有体校的老教练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而陈丽怡也说道:“在2017年全运会结束后,我当时没有立即选择退役,而是作为队长带着妹妹们参加了2017-2018赛季的排超联赛。虽然那个赛季我的身体状态已经明显下降,但自己的经验和情绪还是能给予年轻队员一些帮助,而且作为队长也应该有这份担当。所以在排超元年的赛季结束后,我在2018年下半年才正式进入市体校任教。身份转变也有一个过程,以往我作为老队员,在队里给年轻队员分享一些经验,她们一点就通。但是进入体校面对小孩子们,就需要掰开了、揉碎了,一步一步告诉她们应该怎么做,沟通方式和成年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也是用了很长时间才适应的。”

  训练中,张晓婷和陈丽怡保持耐心与细心,每一个基础的排球技术动作,她们每天都会不断重复地讲解、示范、纠错,为的就是让小队员们都打下坚实的基本功。生活中,陈丽怡、张晓婷又像是两位“妈妈”,她们要关注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张晓婷说:“以往做运动员就是管好自己、打好比赛就行,上车就是听歌、睡觉。现在带队出去在车上我都不敢合眼,脑子里还不停想着队员们的身份证、比赛服这些有没有准备好,确实比较操心。”陈丽怡也说道:“在训练馆里我是教练,到了宿舍我就是‘妈妈’。刚来体校的孩子也就10岁多一点,她们很多人刚来时都不会叠被子、洗衣服,洗完澡也不吹头发,我们作为教练员都需要去做好管理和引导,甚至包括吃饭吃了多少、睡觉睡了多久,我们都会跟踪。”

博鱼BOYU SPORTS

  天津女排能够持续保持在国内女子排坛的领先地位,离不开扎实的梯队建设和基层教练员的辛勤付出,张晓婷说:“随着‘排球之城’建设的持续推进,近几年也有更多的孩子接触排球,我们选材的范围更广了。而且除了业余体校的输送,我们体校的教练员也会主动去考察球员,包括天津市每年的青少年排球比赛,我们都会去现场选材。还有外省市的家长关注到天津女排,也知道天津的排球青训体系比较完善,就会慕名而来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训练。”陈丽怡也表示:“‘排球之城’建设深入推进,我们体校的教练员也会经常与天津女排成年队、青年队的教练组沟通,根据队伍的需要去定向性地寻找和培养人才。同时,日常我们也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安排他们的训练,在保持技术全面性的基础上,突出她们的优势技术。”

  天津排球薪火相传,一代功勋球员投身青训,也孕育着天津排球的希望与未来,张晓婷说:“我没有入选过成年国家队,这也是自己球员生涯的一个遗憾。选择来到体校执教,我也希望培养出优秀的球员可以在未来进入天津女排、中国女排,为天津排球和中国排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而陈丽怡也表示:“日常的训练和生活中,我也会给孩子们分享我打球时的故事,也是在传承女排精神,鼓励她们更加努力地训练。以往打球时我很努力去为球队得分,现在做教练我依然很努力去培养每一个孩子,希望她们未来可以超越我,创造天津女排、中国女排的新辉煌。”